捧红毛宁、陈明,被黄霑大赞,拒绝绿卡,只为一份情

时间:2023-09-12 13:42:47编辑:小影

上世纪90年代,有媒体记者打算去香港采访著名词作者黄霑。

了解作词的心得。

黄霑拒绝了。

他说:大陆有陈小奇,不必到香港,他的创造才华,你们写满报纸都写不完。

当时只要有人想火就去找陈小奇。

大笔一挥,一首歌创作出来,很难不火。

他就像是音乐界的神笔马良。

从业40年作过2000多首歌曲,其中有几百首获得了金曲奖、金鹰奖,十大金曲奖等各种奖项。

人人识得黄霑,不能忘掉陈小奇。

陈小奇出生在书香世家,母亲是文化馆的馆长,父亲精通音乐,经常自己创作。

陈小奇遗传父亲的音乐细胞,从小就喜欢。

小时候,孩子们都在玩耍,他跟着去后山抓蛇。

不是烤来吃不是养着玩,而是扒了皮做二胡。

他的家里有上百本书,每天沉浸在书籍和音乐中。

1972年,高中毕业的陈小奇被分配到车间工作。

他不是一个好的工人。

业绩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卖力的,有时间就躲起来看书,研究曲谱。

倒像是个流落俗世的世家公子。

当时的社会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卖力气。

做文艺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这样,陈小奇把梦想埋在心底了六年。

1977年,高考恢复,陈小奇赶紧报考了音乐学校,结果考试失利,乐器都没过关。

第二年他再接再厉,考了272分。

历史只有6.5分,这成绩让陈小奇不敢相信。

他自小读史,古代书籍现代名著都翻了个遍,这成绩着实有些蹊跷。

陈小奇跑到当地教育局查分,历史原来考了86.5分,足足少算了80分,理科成绩也有20分。

这样算下来他考了372分的好成绩。

当年中山大学的录取分数是340,就这样他被中山大学录取,进入中文系学习。

虽然与自己的理想方向并不一样,好歹成了大学生,更何况比理想的院校要好很多。

不用做车间工人,前途一片光明。

那年头,大学生是稀缺物种,毕业就给分配工作。

陈小奇在学校表现优秀,展现出很强的音乐才华。

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国唱片社广州分社工作。

一个月工资有50块,工作满一年之后单位还给分配房子,更重要的是,可算和音乐有了交际。

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萌芽,广州市作为港口城市,接触到许多外来音乐,比内地城市要开放很多。

1982年,音乐编辑找到陈小奇请他帮忙填词。

起初陈小奇是拒绝的,他没填过词,心里没底。

编辑跟他说,你懂音乐,也填过古典诗词,写过现代诗,应该没问题。

陈小奇答应了下来。

他想到了一首西班牙著名民谣《爱的罗曼史》,根据此曲,写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首歌《我的吉他》。

陈小奇没什么信心,交给编辑,署名写上了佚名。

歌曲出来后,反响很不错,中央电视台的一部音乐纪录片把这首歌用为主题歌,一下子被全国的观众都听到了。

许多人找到陈小奇邀请他填词,一首歌就能拿到50块,这可是一个月的工资。

有时候状态好,一天能填十首曲子。

从业余词作者成了专业人士。

他在楼上填词,填完楼下的歌手就拿走去录音,如此循环,循环出许多经典歌曲。

1989年,陈小奇闲来无事读诗,读到唐诗《枫桥夜泊》时突然灵感迸发。

诗中写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陈小奇想象着诗中的景象,写出一首《涛声依旧》。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当时香港一位歌手要出专辑找到陈小奇,陈小奇就把这首歌发了过去。

这位歌手发行专辑后,宣传力度不够,没能引起热度。

1991年,陈小奇在歌厅中见到高大帅气儒雅的毛宁,他才来到广州追逐自己的歌手梦。

陈小奇拿出了这首歌给他打榜。

其实最初陈小奇是没有信心的,毕竟已经失败过一次了。

没想到,歌曲和毛宁都火了.

从广州火到了北京,登上了春晚,毛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1994年这首歌获得第一届东方风云榜十大金曲奖。

十多年后赵本山演小品还在用这首歌的歌词,可见其火爆程度和强大的影响力。

1992年,成绩斐然的陈小奇在中国唱片社成立了企划部,开始签约歌手。

经常游荡在各大歌厅之间,卜通100就是他常去的地方和他们的老板陈凯是好友。

从这里他挖掘了甘萍、李春波、陈明等歌手。

为他们打造了《大哥你好吗》《为我们的今天喝彩》《高原红》《我不想说》等歌曲。

他们都因陈小奇的歌曲而走红,《高原红》《又见彩虹》获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项“金钟奖” 。

陈小奇的黄金时代就是整个广州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为了带领华语音乐走上新的巅峰,输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陈小奇和陈凯一拍即合,办起了新歌手大赛。

只要没发表过歌曲的新人都可以来参加,他们提供舞台。

场地免费、乐手伴奏免费、观众免费进场,一切都是义务劳动。

许多没有位子的观众席地而坐,人山人海。

陈小奇说:我们希望这个活动还能吸引北方的创作群,因为这实在是块不可多得的绿洲。

1997年,陈小奇辞掉了工作,自己创立公司。

辞掉铁饭碗是件很难的事。

幸好有一个人支持他,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刘小云。

1982年,两人结婚,刘小云是《现代人报》副刊编辑室主任,影响着许多人,还是广州作家协会的关键人物。

刘小云是个有主见有魄力的女性。

90年代,美国有人挖陈小奇过去,提供住宿提供绿卡,陈小奇找妻子商量。

妻子当场拒绝了:我们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说流利的汉语,出国干什么?

陈小奇被妻子的精神折服,一直对妻子敬佩有加。

陈小奇辞职后,妻子也加入到了公司,为他打点一切。

他主攻艺术,管理方面的重任都交到了妻子身上。

在妻子的帮助下,陈小奇3次举办个人作品演唱会,影响巨大。

音乐制作上成就无数,陈小奇又开辟了影视剧市场。

1998年出任广州电视台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姐妹》(《外来妹》第二部)制片人,这部电视剧获得中国第十七届电视金鹰奖、广东省第六届鲁迅文艺奖。

他在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

都说他的歌曲里总是有山有水的画面感,这来自于他对艺术的感知。

但他身上没有艺术家的“洒脱”,看着身边的人老婆越换越小,他还是最爱自己的发妻。

妻子有个习惯,不管多晚都会为他留一盏灯。

有一次,妻子不在家,陈小奇回到家黑漆漆一片,心里突然沉了下去。

这件生活中他从未在意过的小事,竟然如此重要。

从此对妻子的感恩之心更甚了。

他的职业生涯41年,和妻子也结婚41年了。

那一年他收获了事业收获了爱情,这些年一直守护从未遗忘。

陈小奇,一个华语乐坛绕不开的名字。

他不愿离开广州,那是他的根,也是流行音乐发展的地方。

没有他就没有那么多好歌,没有他也没有流行音乐的今天。

上一篇:“丝路花语”中国民族音乐印尼专场演出在雅加达举办

下一篇:《崩坏:星穹铁道》:用游戏打开国风音乐的新可能丨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