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爱德华·德莱尼(Edward J. Delaney)在为美国公共电视台纪录片频道(PBS's POV Docs)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长篇谬论”观点。在参加电影节和提案竞赛评审团期间观看了数千部纪录片后,他的结论是:“许多纪录片若能简短一些会好得多。”和剧情片类似,目前以A类国际电影节为主导的行业权威评价体系将纪录片参赛规格界定在90-150分钟之间。这样的限定有两个重要的参考标准。一是大部分观众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在120分钟左右,大部分故事情节通常能在这个时间区间内讲述完毕;二是对于电影院而言,把每部影片的放映时长控制在这个区间,能使每块银幕的收益达到最大化。很多纪录片创作者致力于拍摄更符合影院放映标准时长的影片,以满足A类竞赛评选的要求。如德莱尼所指出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脱离学生制作者的身份,成为行业认可的“专业”制作人。 然而,适用于剧情片银幕放映的标准是否能直接运用到纪录片上值得商榷。首先,纪录片的核心述求并非“讲故事”;其次,在互联网内容生产蓬勃发展、逐渐占据媒介消费更大话语权的当下,观众的观影兴趣发生改变,对生产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注到纪录片生产条件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德莱尼鼓励纪录片制作者寻找作品的“自然长度”,不拘泥于任何预设的理想时长。 在国内,中国纪录片委员会会员阿弋(胡革纪)最早提出“微纪录片”的概念:随着流媒体的迅猛发展,文化市场中流动着大量精短的影像,反映和再现着历史的瞬间,人人都可以是亲历者、制作人。事实上,在“微纪录片”的概念出现以前,它已经存在,并时刻记录着我们的生活、思考和时代精神。
公共价值:新闻的转身
微纪录片的诞生和新闻内容生产的形式转型密不可分。在诞生初期,微纪录片被视为新闻的一种形态或补充形式,其公共价值被视为作品评价的标准之一。至今,记录时代、观察社会,并对自然、社会、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作出深入的思考,这仍然是微纪录片承担的重要功能。 2020年,清影工作室在新冠肺炎期间发布的微纪录片《手机里的武汉新年》,采用体验式、随即式的记录方式,呈现了大量个人视角叙述疫情状况的素材片段,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为观众提供了浸入式的新闻体验。今年7月,《人民日报》的微纪录片《一场四天三夜的抵达》记录了消防队对因强降雨被困列车的旅客的救援行动,以现场目击者的角度收集证据,创造出更高度的“在地感”,满足了观众基于自上而下的经验对真实性的追求。上:《手机里的武汉新年》 下:《一场四天三夜的抵达》2021年,美国《时代》期刊(TIME)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年中最有影响力的几部微纪录片作品。其中《泳池清洁工》聚焦于9/11事件20周年的主题,从一个亲历了9/11事件、如今在9/11纪念馆工作的清洁工詹姆斯-马龙(James Maroon)出发,呈现了公共记忆的存留对个体应对重大公共事件长久影响的价值。这些作品的时长只有5-20分钟不等,但都敏锐地捕捉到了亟待关切的社会议题。微纪录片制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得它在社会事件发生时具有天然的优势。由于时长有限,观众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获取具有更高时效性的信息,或了解到集中于某一议题的独到观点,而这通常也符合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期待。个体叙事:受邀凝视与意义重组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互联网内容生产的兴起,微纪录片的生产主体由电视台+专业媒体逐渐转向电视台+媒体+新媒体平台+个体的多元模式,其价值也从公共价值为主导转向公共价值与个人表达、文献价值与美学表达相融合的形态。 微纪录片的本质是忠于真实。但真实并不一定是现实的复制,在现实的基础上,制作者对事件或事物的状态进行重组,能够使作品拥有更丰富的艺术呈现和更锐利的美学表达。微纪录片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拍摄空间的集中性、议题的单一性。在有限的呈现时间内,微纪录片需要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集中于表现同一空间内的事件、状态或某一议题,引出对一个空间、一个人物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微纪录片《循环》(Rotatio)由伊恩·麦克可勒林(Ian McClerin)和艺术家莎伦·梅·麦肯齐(Shannon May Mackenzie)共同制作,影片主题是关于莎伦的一项反思创伤的艺术创作。莎伦在数以万计的线条中插入稀疏的句子,构成了一个六英尺长的圆圈,并在这些线条中插叙有关创伤的自我述说。33个小时以后,她用油漆将暗藏了她创伤经历的曼陀罗图案覆盖。《循环》通过将作品呈现和莎伦的讲述相结合,影片完成了对作品、对创伤本身和创伤主体的受邀凝视。影片没有依赖缓慢的叙述和冗长的说明,而是从一开始就用跳切迅速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并在过程中通过意义和细节的融合构建了一个新的语境。现场体验是直接的、第一手的,是创作者基于对拍摄对象在现场的观察、理解和互动的个人反思。“时间”的元素在莎伦创作中的关键作用被精准捕捉,且并未受到影片有限时长的限制,而是准确地通过剪辑表现出来,将观众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将作品整体的叙说意图补充得更为完整和深刻。艺术的归艺术,商业的归商业
和时长相适应,微纪录片的主要传播阵地已经逐渐向视频内容平台转移。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的纪录片板块基本形成差异化格局,其中以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见长的哔哩哔哩微纪录片内容增长迅速。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更因其受众的影像消费习惯成为微纪录片传播的天然阵地。这说明微纪录片已经成长为独立于长纪录片之外的一个分支,形成自身的制作方式和产业版图。一部优良的微纪录片应当具备以下要素: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在有限的时长内充分运用恰当的视听表达来展示一个新闻场景、阐述一个观点和塑造一个人物形象。长纪录片和剧情片已为微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样本,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探索和寻找到独特的技术表达,是微纪录片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有待探索的命题。 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单个作品的收益模式以广告和内容付费为主。微纪录片目前整体受众面偏窄,因此和平台的其它内容板块相比,商业转化能力在这两个赛道并不突出。在信息过载、注意力资源稀缺的今天,微纪录片不仅面临着故事片、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挤压,也面临着长纪录片的内部竞争。要让微纪录片作品顺利抵达受众,除了媒体、新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力,一个具备完善的评价标准和商业性功能的体系也亟需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