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一条热搜让鱼叔直犯恶心。
某中学的心理健康课上,课件内容称——
「性骚扰主要是性欲激发的。」
「不少性骚扰受害者,是因花枝招展、举止风骚导致的。」
显然,这种受害者有罪论荒谬至极。
明明是为了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结果却造成多少女生的心理创伤。
随后,有自称是该学校学生的网友称,网传的是去年性教育课件的图片。
如今被翻出来,和校方领导部分发言有关。
据说,学校今年的新增校规中存在性别针对性的内容。
光看这些发言,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恶意。
更可怕的是,现实生活中,女性面临的危险远不止性骚扰。
纵观社会上的恶性案件。
但凡受害者是女性,总是少不了一通荡妇羞辱,造谣泼脏水。
这种有毒的偏见,早已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扎根。
2018年一起恶性杀人案后,传出的谣言
最近,一部新片上线。
表面上,讲述的是一起离奇的凶杀案。
而在悬案背后聚焦的,正是这种针对女性无处不在的恶意——
《十二日的夜晚》
La nuit du 12
《十二日的夜晚》是去年最热门的法国电影。
在号称「法国奥斯卡」的凯撒奖上,横扫6项大奖。
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
不少网友把它和《杀人回忆》和《十二宫》做对比。
甚至送上法国版《杀人回忆》的称号。
光看到这个对比,身为悬疑片爱好者的鱼叔,期待值早就拉满。
我们先从案件说起。
克拉拉,一个普通的小镇少女。
12日凌晨,她在朋友家参加聚会之后,独自步行回家。
余兴未了的她,录制着向好友表达爱意的视频。
就在克拉拉刚刚放下手机的瞬间,路边突然出现一个黑影。
轻呼她的名字后,对方没有给出任何反应机会。
迎面泼上一瓶不明液体,随后按下打火机的按钮。
画面一转,克拉拉上半身已经火焰熊熊。
结果可想而知。
次日一早,克拉拉的尸体在郊外被发现。
上半身被烧得几近赤裸。
经过法医鉴定,除了烧伤之外,她没有遭受其他外部侵袭。
可以断定,克拉拉是被活活烧死的。
警察开始行动,誓要抓住这个歹毒的凶手。
然而,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并非易事。
第一个问题,死者人际关系复杂。
确定死者身份后,警方迅速联系到克拉拉的父母和闺蜜。
在他们口中,克拉拉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从来没惹过麻烦,也不会和任何人起冲突,是个乐观且热情的姑娘。
对于警察而言,这反倒成了难题。
如果如家人所说,这么单纯的人际关系,从何下手呢。
然而,随着警察调查的越发深入,离谱的事情发生了。
他们发现,克拉拉和亲友们描述的形象有很大出入。
实际上,她有很多个男友。
甚至在同一时期,也会和多名男性约会。
简单来说,她的私生活混乱。
这对警察而言,无疑是个很大的突破口。
嫌疑人大概率是克拉拉男友中的一个。
凶手的杀人动机,极有可能是因为情感报复。
但一通调查之后发现,这些男友都有证据证明自己不是凶手。
第二个问题,证据链混乱不堪。
自从案件被公开后,克拉拉的亲友们就自发在事发地点展开悼念活动。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为案情提供线索。
从疑似现场发现的打火机,到上面有血的短袖。
最终指向的全是与案件无关的琐事。
抓住的「嫌疑人」,也逐个被排除。
除了拉长断案时间,消磨警察意志之外,对案件本身没有任何帮助。
第三个问题,警察内部的懈怠。
长时间没有头绪,破案就变得非常艰难。
加上媒体渐渐对案件失去兴趣,警方自然而然开始懈怠。
哪怕本来信心满满的警察,也被破案无果的痛苦情绪侵蚀。
我们没有找到凶手,这是事实
我们搞砸了,我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搞砸的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案件仍然没有被侦破。
克拉拉的死,至今仍然是个谜团。
悬案本身,固然可怖。
但更让我感到刺痛的,是围绕案件弥散开来的厌女倾向。
克拉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受害者」。
她的男友一个接一个。
甚至还包括仅有一面之缘的「炮友」。
她的被害,很容易就被旁人归结于不检点三个字。
由厌女而滋生的受害者有罪论,在这个案件中可谓发挥到了极致。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与克拉拉发生过关系的男性嫌疑人们。
警方拜访的第一个男性,是她名义上的男友。
但,接受调查时,对方却否定了这个说法。
在他看来,两人并不是别人口中的情侣关系。
之所以让别人误会,是因为他「没经受住诱惑」。
事实上,他有一个「官方」女友。
询问一番过后,他并未表现出对克拉拉的关心。
而是请求警方,不要将自己和克拉拉的关系透露给现任女友。
第二名男性,是个住在祖母家的「死宅」。
毫不意外,又是个有女友的。
在他口中,自己和克拉拉只是床伴而已。
除了发生关系,两人对彼此的生活毫无兴趣。
即便听到克拉拉被活活烧死,他不以为意。
甚至为此笑到无法抑制。
受害者对他而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笑谈罢了。
第三名男性,更是让鱼叔大跌眼镜。
作为克拉拉的前男友之一,他对这个前任非常不满。
不仅事儿多,总把自己当成公主。
甚至还被他抓到不忠的证据。
于是,他拿出地下歌手的范,写了首歌diss克拉拉。
我会带着燃烧弹,来到你窗户下
还等什么,立即放火
你的痛苦,即是完美
三个人的态度,代表了大众对克拉拉的典型看法:
她是个「荡妇」,要尽快和她撇清关系;
她不是个忠诚的伴侣,所以必须使用暴力对她进行报复;
哪怕被活活烧死,那也是她该接受的惩罚。
毕竟——「所有的男人都善妒」。
克拉拉真的有罪有应得?
警察曾询问过她的闺蜜,为什么隐瞒她的私生活。
「克拉拉是否和某个男性发生关系?」
在一遍又一遍的追问下,闺蜜崩溃了。
她接下来的一段话,才是事件真正的症结所在——
就算有,又会改变什么呢?
这不是她的错
你们有没有搞清楚这件事
这不是克拉拉的错,她什么都没有做
她跟这个人在一起,又或者跟其他人厮混
我们像是在谈论一个婊子一样
她没有犯罪
她被杀害了,因为她是一个女孩
电影中的现象,并非孤例。
案件发生地法国,也并非独特。
几个月前,「香港碎尸案」一经爆出。
网友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地落在受害人蔡天凤身上。
近些年,「名媛」身份逐渐污名化。
直接导致了舆论方向越来越吊诡。
从蔡天凤可能不是富家女,到嘲讽她顶着张整容脸。
亦或是造谣她的婚恋史,质疑她巨额财富的来源。
明明是受害者的身份,却随着私生活一点点被曝光,逐渐成了一个被舆论全方位讨伐的对象。
相较于破案,人们更期望找个理由,让她的被害变得更「合理」。
而这个所谓的「合理」,充满了对男性权力的依附,和对女性的不信任。
这种由社会环境滋生的偏见,让被害者身处被动位置。
被害者被不断放大。
加害者却逐渐隐身。
媒体报道中「消失的施害者」
当我们渐渐接受不合理的规则,「悬案」就不再只是凶杀案的专属。
就拿开头提到的性骚扰问题来说。
作为受害者有罪论的重灾区,每每发生相关事件,总会有人指责女性穿着打扮不当。
更有甚者,还会去人肉女方的私生活。
一旦和传统认知稍有偏差,必然会被网友追着骂。
鱼叔不禁想问,两者真的有关系吗?
主持人梁田自曝被性骚扰后,被网友追着骂
前段时间,一档播客节目发起了一场社会调研。
她们设计出四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
以此测试,哪种类型受到性骚扰的概率比较高。
其中包括,性感富婆、个性「拽姐」、邻家女孩、14岁少女。
由左至右分别为性感富婆、个性「拽姐」、邻家女孩、14岁少女
为了保证数据客观,她们特地为未成年人制定了几条规则。
然而,七天调研结束,主播们惊讶地发现——
14岁女孩收到的性骚扰信息,远多于衣着暴露的富婆和「拽姐」。
短短一周内,就有四五百个人对她发起攻势。
内容也是最露骨的。
说实话,鱼叔一点儿也不意外。
虽然衣着暴露,但富婆和「拽姐」这种人设天然会给人一种距离感。
面对这种有个性的女性,大多数人上来反倒是很有礼貌。
一旦有性骚扰的苗头出现,她们也会做出反击。
这两个人设更多会遇到的问题,是表白失败后的「破防」辱骂。
被「拽姐」拒绝后,破防的男性
而到了攻击力较低的邻家女孩和未成年少女身上,性骚扰者明显就「大胆」了很多。
色令智昏的,上来就开始聊性。
稍微有点手段的,就以叔叔给你买好吃的来诱惑,试图达成包养的目的。
但遇到最多的,还是「人生导师」型。
最初,他们会伪装成好人的形象,甚至会教育你要如何自我保护。
一旦他们觉得能够控制住你之后,就开始肆无忌惮。
显然,这个社会实验的结果,狠狠打脸了那些受害者有罪论的支持者。
侵犯者之所以更倾向于选择邻家女孩和未成年下手,无非是觉得她们更好控制。
而激发他们这种行为的,也不能简单归结为性欲。
更多的原因在于,他们将这样的行为当成理所应当,或无伤大雅。
比如,许多骚扰者就觉得这不过是正常的追求或交往而已。
正是因为长期没有人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这种侵犯行为就渐渐被合理化。
等事情曝出后,人们反而将重点放在了对受害者的指指点点。
从性骚扰到谋杀案,几乎所有的女性受害者,总少不了二次伤害。
恰如《十二日的夜晚》里的克拉拉。
害死她的,或许根本不是一个人。